一般人認為,造價就是加減乘除,沒有技術含量,或者說就僅僅是經驗。其實大錯特錯!
真正優(yōu)秀的造價人員,對于企業(yè)而言,是可遇不可求的,你要站在企業(yè)老總的角度,你就知道這有多難了!
舉個例子,你作為造價人員,現(xiàn)在某工程在投標過程中,面臨壓價競爭,請問,你要如何有保證價格有競爭力,還得保證企業(yè)盈利?
一般來說,肯定會采用不均衡報價。
這中間的學問太多了。簡單來說:
你首先要短時間看懂圖紙,并找出結構設計的缺陷所在,預見工程可能產生的變更;作出不均衡報價方案;
在確定技術標的過程中,你要能估計出不同施工方案的費用差異,利用技術標的差異化,找出新的利潤增長點;
你要有優(yōu)化設計的能力,要對“PKPM牌”結構工程師大聲說“NO”;你的有這個底氣和實力;
你還要有過人的公關能力,起碼能夠順利的完成簽證;
你還得有過硬的技術能力,起碼,在基礎分部這個利潤大戶上,你對不同土質的識別,基礎施工方案要做到條件發(fā)射式的熟練。
你還得對現(xiàn)場機具臺班費用、材料單價等有著對自己工資卡般的熟悉;
你還得對合同的缺陷有著深入的認識,以便趨利避害。